这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“七朵金花”
在闵行区的浦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“七朵金花”,她们是瑶族、傣族、布依族、维吾尔族、苗族和土家族的7名医护人员。来自祖国不同的省份、不同民族的她们,在自己的医护岗位上发光发热,默默守护着闵行人民的健康,同时还身兼同民族病人的“翻译官”,帮助少数民族病人无障碍就医。
步履不停的“守护天使”
【资料图】
何云钰在整理签约居民健康档案
瑶族的何云钰来自家庭医生服务科。2006年从广西来到上海,在浦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工作了17年。她是科室的“积极分子”,抗疫时期去海关和隔离点采样,在疫苗接种点为居民接种疫苗……不管有什么任务,总是冲锋在前。
2022年她还前往新疆进行医疗援助。在喀什的重症病房里,她用精湛的技术和温暖的笑容,让病人感受到来自上海医护的大爱和温度。
现在的何云钰,是一名家庭医生助理,除了各种常见病的随访,她还负责孕产妇的产前产后护理。虽然何云钰患有腰间盘突出,长期站立或者劳累都会让她的身体疼痛难忍,但是她的电话依然24小时待机,随时对病人的咨询进行回应,如果病人有需要,她也会毫不犹豫的上门出诊。
妙手回春的“杏林高手”
余桂荔做小儿推拿
傣族的余桂荔来自中医科。2020年,余桂荔结束了在龙华医院的规培轮转,来到浦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成为了一名诊疗、针灸和小儿推拿样样在行的中医全科医生。来到浦江的三年,热情专业的余桂荔成为了中心最受欢迎的医生之一。
办公室里,圣洁的白大褂旁边,挂着一面鲜艳的锦旗,上面写着“妙手回春,悬壶济世”。这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脑梗病人送的。这位老人在七年前突发脑梗后,一直感到四肢发麻,虽四处求医,但恢复状况不理想,严重影响了老人的生活质量。去年六月,老伯带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了浦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余桂荔根据老人的情况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给老人开了中药,没想到在一个疗程后老伯就感到病情的明显好转,情绪激动的老伯对余医生的感激无以言表,亲手把锦旗送到了她的手中。
如今的余桂荔马上要成为一位二胎妈妈了,她挺着九个月的孕肚,依旧亲自上阵为需要的孩子进行推拿按摩。医者仁心,在她心中,病人和医生的职责永远排在第一位。
风雨无阻的“医疗骑士”
陈真红为患者测量血压
布依族的陈真红是全科门诊的一名医生,在社区从事家庭医生的工作。她可是个大忙人,时不时都要在手机上回复病人或者社区居民的消息。
“我们有什么不舒服都会在微信上先问问陈医生,”家住浦江馨都的王阿姨说道。浦江馨都是陈真红负责的社区范围,居民3000多人,病患百余名。虽然工作很忙,但是陈真红乐于把自己的微信号分享给病人和社区居民,大家有什么问题她都会第一时间回应。
患有脑梗、瘫痪在床的80多岁的张阿伯一家对陈真红更是熟悉,由于张阿伯行动不便,陈真红每个月都需要上门去更换导尿管,更换之后还需要经常跟家属沟通交流导尿管的情况,数年如日,随叫随到。
“我们在陈医生身上不仅看到了医者仁心,更看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情感。”一位患者说道。
不忘初心的“康复专家”
向小波正在为病人进行诊断
向小波和诸丽同为土家族,也都是康复科的技师。他们向大家诠释了当医务人员要全能,身体治疗、心理疏导样样得行!
诸丽为病人做牵引
86岁的患者丁先生在脑梗之后后遗症严重,自理能力减弱,并一度陷入了抑郁情绪,消极治疗。向小波和诸丽作为丁先生的治疗师,动之以情晓之以理,每天给丁先生做疏导工作,一边帮助他理疗一边疏导情绪。
三个月后,丁先生不仅病情好转,生活基本能自理,在心态上也更加阳光,与康复科的医护都成为了朋友。“看到患者病情好转心情好转,我比什么都开心。”诸丽说。
“我是一名中共党员,为人民服务为病人服务,这不仅是我们的工作,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”。党员的身份对向小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也让她在工作中更添动力。
阿达来提·艾斯提在统计心脑条线数据
除此之外,还有维吾尔族的阿达来提·艾斯提和苗族的刘婷,他们分别来自预防保健科和放射科,在繁忙的医务工作之外,她们还身兼浦江镇同民族病人的“翻译官”,帮助少数民族病人无障碍就医。
刘婷在为患者拍摄X光胸片
中华民族一家亲,同心共筑中国梦。这些医务工作者虽然来自不同地域、不同民族,但她们像石榴籽一样,紧紧抱在一起,共同为闵行区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
编辑:宋诗清
供稿:浦小江
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
特别提醒:
如果您不想错过“今日闵行”,记得“星标”,并多点“赞”和“在看”,这样,每天新文章推送,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号列表里啦:)
(点击图片查看)
原标题:《这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“七朵金花”》
关键词: